查看原文
其他

百年前,福建这位“外文盲”翻译的小说影响了鲁迅…

观八闽 2024-02-21

不懂外语,能做翻译吗?


放到现在,这个答案肯定是“不能”。


然而,有一个土生土长的福州人,一生不曾掌握一门外语,却成为了近代中国最早翻译西洋小说的人之一。


1932年,鲁迅在致日本友人增田涉的信中说:“《域外小说集》发行于1907年或1908年,我与周作人还在日本东京。当时中国流行林琴南用古文翻译的外国小说,文章确实很好……”


鲁迅口中的“林琴南”,就是林纾。他是中国第一位用古文翻译外国小说的译者,一生翻译了11个国家98位作家的180多部作品。


林纾像(翻拍)。来源:台江史志


今天,就让我们走进“外文盲”修炼为“译界之王”的传奇故事。


阴差阳错,走上翻译道路





这位“译界之王”的人生开局,似乎并不太顺利。


1852年,林纾出生于福建闽侯县(今福建福州)一个贫穷的农家。父亲早亡,一家9口靠母亲和姐姐做女红谋生。


27岁时,林纾考中秀才,3年后又高中举人。但这之后,他的“考试运”便一去不复返。从1883年到1889年,林纾7次进京参加礼部的会试,屡试屡败。


从此,他心灰意冷,绝意仕途,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。


1895年,林纾的母亲病故;1897年,其妻子患肺病去世。林纾沉痛抑郁,意志消沉,久久无法走出阴霾。


林纾及家人。图片来源:人文晋安


但就在这时,改变一生的契机出现了。


林纾丧妻后,他的朋友们都很关心他的精神状况,想尽办法宽慰,均未奏效。


那一年,巴黎归来的友人王寿昌与林纾见面,介绍了法国作家小仲马的《茶花女马克格巴尔遗事》,并对这本书极为称赞。他表示,自己虽然懂法文,却不懂写小说,不能把这本书翻译成中文。


王寿昌等一众朋友讨论,林纾文笔好,如果他俩能够合作翻译这本书,这事儿准成。而且,让林纾找点事做,或许还可以排解一下心里的苦闷。


对于翻译,林纾没什么把握,一开始是拒绝的。但耐不住朋友们的软磨硬泡,最终他还是勉强答应了。


出人意料的是,二人合译的《巴黎茶花女遗事》在福州刊行后,立刻轰动了全国。


林纾译本《巴黎茶花女遗事》。图片来源:闽都文化


“高产”的“译界之王”





不懂外文的林纾,究竟是怎么与王寿昌合作翻译的呢?


试想这个情景:翻译时,王寿昌在一旁捧着法文小说,声情并茂地朗读;林纾坐在案前,奋笔疾书,将对方口译的内容调整润色。


林纾与王寿昌合译《巴黎茶花女遗事》场景手绘图。图片来源:人文晋安


虽一开始,林纾只是勉强答应做这个工作,但随着翻译不断深入,他开始被书里的故事吸引,翻译到缠绵凄恻的情节时,还与王寿昌抱头痛哭。


《巴黎茶花女遗事》出版后,一下卖出上万本,两年就再版了三四个版本。


这次成功,给了林纾极大的信心。从此,他便一发不可收拾,开始了职业的翻译道路。直到他去世前的二十多年时间里,林纾陆续译了《伊索寓言》《鲁滨逊漂流记》《黑奴吁天录》《福尔摩斯探案集》等180多部作品,涵盖了美、英、法、俄等十几个国家的著作。


林纾翻译的部分著作。图片来源:人文晋安


这样的翻译速度和影响广度,即便放到现在,也属罕见。他也因此被誉为“译界之王”。


如果简单地用译作数量来评价林纾的翻译成就,显然是不够的。


凭借译作质量,林纾收获了一大批知名“迷弟”。


郑振铎曾撰文提到:“中国的章回小说的传统体裁,实从他(林纾)而始打破。”;鲁迅与弟弟周作人翻译《域外小说集》,就是受他的影响;郭沫若第一次读林纾翻译的《迦茵小传》时,感动到落泪;钱钟书不仅读林纾译的小说,还专门写了《林纾的翻译》这篇论作进行分析;康有为更是将他与翻译《天演论》的严复相提并论:“译才并世数严林,百部虞初救世心。”……


林纾将西方的文学模式、文学观念引入中国,不仅开阔了国人的眼界,更为中国小说注入了新的元素,对中国文学的过渡转型产生深远意义。


而后他获得京师大学堂(今北京大学)讲师职位,讲授古文作法与古代散文。这足以见得当时社会各界对他翻译的肯定。


福建理工大学的前身,由他创办





“耳受手追,声已笔止。”据说,林纾的翻译速度特别快。每当他人刚刚译出意思,他笔下的文字就已经结束,并且情节生动,内容连贯,不需要再增减修改。


如此写作功底的背后,是林纾几十年苦读所打下的扎实基础。


幼年到青年时期,林纾住在福州上下杭附近的横山(今吉祥山)。从那时开始,他就嗜书如命,还曾画了一具棺材字画,题字“读书则生,不则入棺”。


林纾座右铭——“读书则生,不则入棺”。图片来源:人文晋安


每天,他就对着这个字画日夜苦读,20岁便校阅残烂古籍不下两千余卷。


光绪八年(1882年),林纾搬到苍霞洲,新建五间房大宅。同年,他高中举人,意气风发,挥笔提诗:


道人种竹满霞洲,七月新凉似晚秋。

记得四更凉雨过,居然披上木棉裘。


后来,林纾尽管参加会试屡试屡败,赋闲在家,仍关心着世界形势。他到处搜集洋译本,学习西方思想和文化。


也在这个过程中,林纾深感国内教育制度存在的诸多弊病,以及实施教育改革的急迫性。


1897年,林纾带着家人搬到了下杭街天王巷安置新家。在空出来的苍霞旧居,他与朋友创办了一所新学堂——“苍霞精舍”,开设了数学、英文、历史、地理、时务等西式课程。这也是如今福建理工大学的前身。


图为20世纪90年代苍霞洲扩建为江滨大道前,“苍霞精舍”旧址的沿街门面。图片来源:闽都文化


解放前,“苍霞精舍”变迁为“福建高工”(福建省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),在建筑、机械、电子电器等行业都做出了不凡的贡献,被誉为福建“建筑业的黄埔军校”“机电工程师的摇篮”。


林纾一开始可能不会想到,多年追求仕途郁郁不得志,最终却无心插柳,在翻译和教育上做出了不少成绩。


“由侠入儒,晚节独能怀故绛;因文见道,诸家无不废虞初。”


1924年,林纾在京去世。陈宝琛所作的这幅挽联,或许是对他一生的刻画。



推荐阅读

近代中国海军之父,福建人!

这位福建人大器晚成,73岁写出畅销书!

福州别称榕城,多亏了900多年前这位“市长”



来源|观八闽 撰稿/黄东仪、实习生卢杨静 参考/《苍霞精舍与林纾》(台江史志)、《林纾:中国文学史上的“译界泰斗”》(人文晋安)编辑|林诚烨审核|陈欢欢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
百年前,福建这位“外文盲”翻译的小说影响了鲁迅…
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